汽車普及是大勢所趨,老司機也越來越多,但有一個問題爭議不斷: 到底是按保養手冊進行「過度」保養,還是按修理工說的經驗進行「保守」保養?
相信很多人會傾向于後者,因為大家潛意識抵觸保養手冊,覺得這是拿車主的錢不當回事,可事實真是這樣嗎?
這麼說吧:
車企建議按保養手冊保養, 主要是為了汽車的美譽度, 確實有過度保養之嫌,但結果還是讓車主享受安全的收益。
4S店建議超常規保養, 一切都是為了錢,不宰人,那多員工誰來養。
而修理工說的保守保養, 也不是真的為你省錢,而是放長線釣大魚,只要不是科學保養,修車的時間會提前,到時候維修只有0次和無數次。
今天從另一個角度聊下汽車常用配件的更換週期:有異議,可以交流!
第1個:輪胎(10星★★★★★★★★★★)!爆胎就是「碰碰車」。
保養手冊建議:輪胎到5萬公里或者使用5年,以先到為准,就要更換。
修理工建議:開到10萬公里也沒事,能補就補,不要花冤枉錢。
兩個建議都不科學!
保養手冊說的只是輪胎正常使用的安全底線,而修理工說的是輪胎理論使用的極限值。不能說錯,但都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 車主實際用車環境。
輪胎的更換是一車一況,甚至要做到每天都要檢查,也許昨天的輪胎還可以再跑5萬公里,但睡一覺起來,上路就會爆胎,因為非正常停靠擋人家的門、占人家的車位,結果被人為破壞,造成鼓包、割傷、紮釘等,這時候哪怕是新車新胎,都要考慮補胎的殘餘價值,搞不好就得換新胎。
因此關于輪胎的更換週期,市內跑10萬公里是極限,高速跑5萬公里就要注意檢查,至于是否更換, 以每天輪胎的實際情況做判斷,如果有爆胎風險,且沒有修補的價值就得換,保命要緊,省錢靠後。
第2個:刹車片(9星★★★★★★★★★)!刹不住就是「奪命飛車」。
保養手冊建議:跑3~6萬公里進行更換。
修理工建議:跑10萬公里換刹車片的才是合格的老司機。
兩個建議都對,但不科學!
只是以公里數判斷刹車片是否更換,本身就有漏洞。
例如兩個司機: 路人甲開車不會猛加油、急刹車,平時都是勻速行駛,保持良好的跟車距離,刹車基本靠汽車的制動力; 路人乙見車就超,喜歡推背感,遇到加塞堅決不讓半步,動不動就急刹車。
只要是懂車的就知道,路人乙的刹車片可能跑不到3萬公里就得換,而路人甲別說10萬公里,就是跑到20萬公里都沒事。
因此刹車片的更換週期,取決于車主的駕駛習慣,是否更換要看刹車片的厚度,一般磨損到3mm(指甲的1/3)就要更換了。
第3個:正時鏈條(正時皮帶)(8星★★★★★★★★)!不換,發動機就等著報廢!
保養手冊建議:正時皮帶跑6~10萬公里進行更換,正時鏈條跑到20萬公里要檢查。
修理工建議:正時皮帶跑10萬公里再檢查,正時鏈條不用更換。
兩個建議都對,但更換只可提前,不可滯後!
正時鏈條:正常保養,不缺機油,一般開到報廢也不用更換。 正時皮帶:因為是易損件,一般可以開到10萬公里,但已經到了極限,一旦斷了會損壞發動機內部的氣缸和氣門,搞不好發動機要拆開大修,費用就上去了。
因此正時鏈條的更換週期,是終身免更換,但要檢查和保養;正時皮帶,建議到8萬公里就換,10萬公里必須換,這個東西價格100~200元,一整套大概500~1000元。
第4個:電瓶(7星★★★★★★★) !急用車的時候打不著火,是不是很惱火。
保養手冊建議:電瓶到10萬公里或者使用3年,以先到為准,就要更換。
修理工建議:8年後再考慮更換電瓶。
這個更傾向于修理工的建議!
汽車只要正常開,不要讓電池處于長時間虧電的狀態,那麼用8年是妥妥的。
汽車電池屬于鉛酸畜電池,最怕虧電,長時間虧電對電池有不可逆的損傷,虧電容易硫化形成硫酸鉛結晶,從而降低電池的蓄電量。
電池電量不足,會造成發動機怠速不穩、無法解鎖防盜系統、音響系統被鎖死。一個新電池,一般一個月電量衰減30%,三個月基本衰減放虧為零,每虧電一次,電池壽命縮減1年左右。
因此電池的更換週期,只要正常駕駛,沒有造成虧電,一般開個5~8年是很輕鬆的;如果動不動停幾個月,那麼搞不好2年就得換電池。
第5個:火花塞(6星★★★★★★)!很多人不懂,但容易忽視。
保養手冊建議:2~3萬公里就要更換。
修理工建議:3~5萬公里就要更換。
這兩個建議都不科學,因為沒有考慮火花塞的材質。
火花塞的更換週期跟用的材質有關:
鎳合金火花塞:壽命3萬公里 鉑金火花塞:壽命4萬公里 塞金火花塞:壽命6萬~8萬公里 雙鉑金火花塞:壽命6萬~8萬公里 銥鉑金火花塞:壽命6萬~10萬公里 雙銥金火花塞:壽命10萬公里
不同的材質,使用壽命是不一樣的,這個就要看各自汽車的材料配置。
不過火花塞也不要忽視,一旦火花塞積碳過多, 點火成功率就會下降,嚴重的情況會打不著火,另外還會增加油耗,導致汽車動力不足。
因此火花塞的更換週期,根據材質來確定更換週期,到了使用下限就要先檢查,再確定是否更換。
第6個:變速箱油(5星★★★★★)!
保養手冊建議:AT變速箱換油不超過10萬公里;CVT和雙離合不超過6萬公里。
修理工建議:手動變速箱跑20萬公里,其它變速箱跑到10萬公里再考慮換。
這兩個建議都能接受!
由于變速箱油密封在變速箱殼裡面,即使超過最低使用上限,問題也不會太大。但被水泡過,會導致變速箱進水,那麼變速箱油變質的速率就會加快。
如果長時間不換,會出現金屬碎屑,堵塞變速箱閥體,從而造成變速箱頓挫,嚴重的還會出現拋錨。
因此變速箱油的更換週期,要根據變速箱的結構來看,越復雜的變速箱,變速箱油越要提前更換,一般10萬公里就是紅線。
第7個:機油(10星★★★★★★★★★)!這個都不換的人,就別開車了,太扣門了。
保養手冊建議:5000公里,就要換機油。
修理工建議:10000公里,再換機油。
這兩個建議只說對了一半,沒有考慮時間!
礦物質機油:6個月或5000公里 半合成機油:12個月或7500公里 全合成機油:12個月或1萬公里
以上只是機油的最低使用標準,儘管礦物質機油便宜一點,但還是建議大家使用全合成機油。
關于機油(機濾)更換週期,這一套一年換一次,不管是一年跑3000公里,還是跑2萬公里,只要換全合成機油,絕對不會出問題。
第8個:三濾(5星★★★★)!跟用車環境息息相關。
8.1、空氣濾清器
相當于發動機的「防護罩」,阻擋 空氣中的顆粒、灰塵,保證氣缸吸入足量、清潔的空氣(氣缸吸入顆粒物容易造成發動機拉缸)。
更換週期:2萬公里,環境惡劣縮短到1萬公里
8.2、空調濾清器
車內空氣的「 屏障」,防止外界空氣的 雜質、 灰塵、 花粉、 水分等物質進入車內,提高車內空氣質量,避免司乘人員 過敏。
更換週期:2萬公里,環境惡劣縮短到1萬公里
8.3、燃油濾清器(汽油濾芯)
主要作用:過濾汽油中的雜質和水分,防止油路堵塞,保證更清潔的汽油噴入燃燒室。
A、 內置濾清器:安裝在燃油箱內,6萬公里更換一次。
B、 外置濾清器:安裝在燃油管路當中,3萬公里更換一次。
如果經常用劣質汽油,那麼更換原週期就要提前。
關于三濾更換週期,一般到大保養的時候更換就可以,不用單獨去更換某一項。
第9個:三油液(5星★★★★)!可換可不換,量少就補即可。
9.1、防凍液
A、冰點低(零下35度以下),防止結冰膨脹,凍裂缸體和冷卻管路。 B、防凍液沸點高(110度左右),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 C、防凍液防銹、防腐蝕,防止形成水垢,堵塞冷卻系統。
更換週期:理論上10~20萬公里後再考慮,如果少了就加一點
9.2、刹車油
傳遞液壓制動力,使用過程中受高溫、高壓的影響會氧化、吸水,水分過多以後會使制動液沸點下降(新制動液沸點260度),會導致制動力下降、刹車失靈。
更換週期:保養手冊三年或者6萬公里,實際上量少了補一些進去就可以。
9.3、轉向助力油
助力分:純機械助力、電子液壓助力,兩種助力油不一樣。還有新型的純電子助力(沒有助力油)。 更換週期:
更換週期:保養手冊三年或者6萬公里,實際上量少了補一些進去也行。
關于三油液更換週期,一般正常使用,是不用更換的,如果量少了就補一點。
第10個:其它零配件(4星★★★)!因地制宜的換。
10.1、雨刷片
只要能刮乾淨雨水,就不用換;反之如果影響行車安全,就要立馬換,大雨開車可不是開玩笑的。
10.2、玻璃水
噴不出水就要添加,不然雨刮幹刮,容易燒掉雨刮電機。
最後!
關于汽車常用配件的更換週期,大家把握一個原則:
保命的配置,勤檢查,早更換,因地制宜;
保車的配置,視用車的環境決定,環境好適當延長無妨;環境不好,最好提前更換;
可換可不換的配置,找靠譜的汽修店檢查,去4S店基本都是一換了之。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