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成棄貓的內燃機,正在以一個相當快的速度被市場拋棄。
6月份數據顯示,電動化轉型滯后的企業銷量表現非常雞肋, 下滑比較嚴重的幾家企業,華晨寶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長安福特、廣汽本田、東風本田、東風日產、神龍都屬于典型的燃油品類企業。
這些企業少則下滑6%,多則下滑32%。
下滑最多的兩家企業分別為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其中東風本田下滑幅度超30%,相比于去年同期崩盤三成,反映在終端市場上不僅僅銷量疲軟,同時價格讓步放大。
說明經銷商的車,不好賣了。
最會造發動機的企業,自然會在內燃機被拋棄的時代缺失競爭力,所以東風本田快速開啟了新的戰略,表示2027年將會拋棄燃油車,進行全面的轉型。
這不是東風本田的悲哀,而是整個市場對燃油車進行了全新的價值審視。
本田在電動化轉型之前,擁有絕對意義上的競爭力,在有且只有內燃機可以選擇的傳統路徑上,本田的內燃機優勢的確非常強勢,VTEC引擎無論是性能、可靠性還是油耗,都被本田做到了完美平衡。
所以我們看過去的本田車型,雅閣賣的是可靠性,思域賣的是可玩性,無一不和發動機掛鉤。
再加上本田一貫出色的耐久性、品牌價值和市場信賴度,南北本田本身產能有限,甚至還發生過「消費擠壓」的情況,加價提車的情況也發生在一些車型上。
在傳統賽道中,本田的價值優勢很強,無可厚非。
但電動化的發展拓展出來了新的技術架構,電機的出現完美繞開了傳統巨頭傳統產業的技術封鎖, 我們可以用電機+電池的新技術架構,來代替傳統的內燃機+變速箱架構。
EV、PHEV、增程架構中,內燃機的價值占比降低,甚至直接不需要內燃機。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份電動化滲透率超過30%,印證了傳統內燃機企業銷量下滑超30%的客觀事實, 因為購買內燃機的用戶群體只剩70%了。
也就是說,用戶拋棄的不是本田,而是以傳統內燃機為架構的燃油車。
燃油車在這個品類中沒有太強的吸引力,既沒有號牌支撐力,同時老的架構體系無法保證很好的智能化、自動化,而且燃油車的駕駛感受、燃油經濟性在混合動力車型面前都比較羸弱。
退一步來看這個市場,這不是一個只有燃油車能買的市場,還有純電動、增程、PHEV可選的大市場,本田的電動化進程比較弱,所以在新市場中掉隊明顯。
但本田也在積極調整,新的i-MMD動力系統已經落地。
無論是雅閣還是INSPIRE都進行了很好的技術升級,裝備大電池包讓車輛擁有懸吊新能源號牌的能力,電動化、智能化也在很快的補齊。
從技術角度來看,內燃機在未來不會被拋棄,拋棄的是燃油車,而本田擁有很強的內燃機生產、設計能力,利用好內燃機,并且用電機、電池推進內燃機的高價值,組建電動化動力架構,依然擁有很強的競爭力。
所以本田的未來發展還會很強,只是在目前的市場中被暫時拋棄,只要轉型夠快,那個不可一世的本田就還會回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