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準備買「第二輛新車」的時候,你才能徹底明白其中的這幾個道理

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買車成為很多家庭僅次于買房以外的第二大消費品。但是,不同于之前買車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買車也越來越方便。可是,有這樣一個情況,就是當準備買第二輛車的時候絕對不會像購買第一輛車那樣的「糾結」,而且也能明白汽車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以下這幾個道理,可能第二次購買新車的人就不會再被困擾。

一、汽車就是一代步工具

可以說,90%以上的人買車只不過是用來作為代步工具而已,如果自己是在做生意,那麼自然需要考慮到充當門面。這時候根本就沒有購買寶馬、賓士、奧迪這一類的豪華車,畢竟這些車除了價格貴以外,還要面臨保養更為昂貴的支出,因為很多人即使開這樣的車型也不能代表你就是有錢人。至于很多開寶馬x1或奧迪A3入門級的豪華車,除了去維修的時候能標榜是豪華車以外,其他方面還真不能代表著就是豪車。

小編幾個朋友就是類似的情況,日系、美系、國產都看不上,就喜歡入門級的這些所謂的豪華車,都是付三成,貸款買一款入門級的豪華車。說句不好聽的,開入門級豪車的人還真沒有開同等價位的凱迪拉克或日系車的人有錢,真正的有錢人根本不會選擇這類型的車。雖然說有些人可能認為比較誇張,但這就是事實。

二、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供的

剛買回來的新車,對其呵護有加是正常的,也可以理解,畢竟買個幾千塊錢的手機還要貼個膜再套個殼,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的車買回來裝飾自然就更不為過了。但是有些人恨不得將每一個部分都進行「裝修」一下,愛護的有點過分了,常規的一些裝飾也就罷了,但是每天給車洗澡就算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準時准點的進行保養。不知道有沒有發現,很多人保養的時候生怕自己去晚了給車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外加上保養人員稍微一忽悠,就更顯得手足無措。例如清潔劑、保護劑等,生怕車子有個三長兩短,但是購買第二輛新車的人明顯沒有這種「衝動」。

其實汽車根本沒有那麼脆弱,只要自己不存心想讓它壞,它還真不會輕易的壞。起碼在質保期間不會輕易出現任何大問題的。所以不要想著供著,該開的時候還是要開,不要像90年代電視機那樣,還得給它準備一個套嗎?買車就是為自己服務,並不是因為買了以後當佛爺一樣供著的。

三、買車送啥不重要,配件便宜才是真

小編當時買車的時候,硬生生的砍價砍了差不多一萬塊錢,最後實在砍不下來就使勁要SSSS店拼了命的要東西。最後計算價格的時候居然很天真的將一些保養券、贈送的東西折合成了汽車價格進行對比,事後想想才明白,這都是自己欺騙自己而已,還真以為自己賺了個大便宜。

其實最為關心的可能不是裸車價,而是在購買前期挑選幾款自己鐘意的車型,相比較車輛後期維護或維修中配件的價格,很多論壇和帖子中都能找到類似的疑問。比如一款30萬左右的車型,有的車光一個大燈就需要3萬塊錢左右(猜猜是那款車)。這時可不是討論多少錢的時候,而是硬著頭皮也要換啊,不然少了眼睛的車子咋開出去。

四、動力真沒那麼重要,操控也不用考慮

有這麼一個現象,去4S店去買車的時候,很多銷售員都會拿動力或者操控去說事,反正最後總結下來就一句話:很給力。其實仔細想想,銷售人員除了說一些動力之類的資料,其他的也真沒什麼好解釋的了,畢竟能夠去買車肯定對應的已經了解過很多了。

可是,我們買車以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城市裡開一下,而城市的道路不說大家也想必很明白,擁堵、紅綠燈、道路狹窄等等,有時候起步沒幾米就需要刹車。而這個時候想想銷售人員說的那些很了不起的動力有什麼用?動力再牛,還不是敗給了紅綠燈和堵車,總不能飛過去吧。

至于有人反駁說在高速上面可以實現,咱一年能跑幾次高速自己心裡沒數嗎?不是所有人每天都是在高速上面跑的。而且高速上面有限速,不同地區限速可能還會有不同,並不是所有的高速都可以讓你跑120,最後才發現,起步快與慢,也就差個幾分鐘而已,但是價格卻天差地別。所以動力或者操控差不多就成,沒有必要在這些方面糾結,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需求。

五、空間合適即可,不要過分追求空間

這個確實有失偏頗,當然不同的家庭對于車內空間的要求自然不同。國人買車就這樣,車子越大感覺越有面子,更覺得空間越大開著也越爽,尤其是購買第一輛新車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絕對會有這個想法。其實空間夠用就行,大一寸就是對資源的浪費,更是無謂的損失。

最多也就在過年的時候可能車內能夠坐滿人,其他時候也就一個人在開車,那麼大的空間絕對的沒有用。不僅浪費,停車的時候更是難,優點當然有。可是第二次買新車的時候,很多人就不會考慮到這麼多了。

六、手動擋比自動擋有樂趣?別騙人了

這一條不能絕對,因為除非開車的人絕對是開車迷,不然沒有什麼方法能夠佐證。要知道開車上班的話大多數來自城市裡面上班族,朝九晚五的上班工作下來累的一身屁,開車的時候還要體驗開車樂趣?一次兩次也就罷了,一年兩年的連續這樣開,就難保准了。尤其是在堵車的時候,開過手動擋的人就明白其中的「奧妙」了。

七、買車要考慮保值,優惠不重要

買第一輛新車的時候恨不得優惠個一半才好,當然買第二輛新車的時候優惠越多也越好,但是最後發現,優惠真的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車子的保值。而保值好的車優惠自然也不會多,相比較銷售人員比買車的人更了解這個市場。以國內為例,很多車型即便是加價也不能買到,更不要說講優惠,銷售人員的心理肯定想:愛買不買,排隊買的人多呢?

當然這是相對于一些進口車或者豪華車型,但是大多數車型現在已經沒有了這種高傲。隨著車輛不斷的普及,價格也越來越多,車型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的也就更多了。可是當需要賣車的時候咱才知道,一輛保值車對于出手價有絕對的話語權。尤其是電動汽車,二手車與一手車相差太大的價格,幾十萬買的電動汽車,開兩三年放到市場上去賣,至少打五折以上的價格。

所以,買車一定要注重保值率,除非是有錢人,就是骨折價賣掉也不會心疼。但是對于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還是很在乎的。

八、自主車不差,就別要面子了

寧願砸鍋賣鐵的買一輛入門級的合資車,也不會考慮國產汽車。當然在不差錢的時候買啥車是自己的意願,但是錢不多的時候就不要再有啥心思了,買一台功能齊全的好車,國產車絕對是首選。不要以為合資車都多牛逼,有的還真沒國產汽車強硬。不管從硬體和軟體方面,國產汽車技術已經很牛了,隨便一輛國產汽車開幾年也不會壞,別不服氣,現在這都是現實。

用戶評論

2023/4/1 19: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