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車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習慣,很多有10~20年駕齡的司機,都會有熱車的習慣或有過熱車的行為。
但隨著現在渦輪增壓汽車的流行,熱車的司機越來越少了,就好像渦輪增壓汽車不需要再熱車了一樣。所以 帶T的汽車,在行駛前到底需不需要熱車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熱車的確是一個好習慣,但不熱車對車的負面影響也微乎其微。首先,熱車這個習慣起源于一項不成熟的技術—— 化油器。
有20年以上車齡的老司機對這東西肯定不陌生,那個年代的芯片和電子技術很不發達,最穩定和好用的汽車零部件往往是機械結構,所以化油器這個從差不多汽車誕生起就存在的東西被人類用了100來年。
化油器的原理是用伯努利定律將汽油「撞」成一顆顆的小珠子,然后讓其和空氣混合在一起,以此實現燃油的氣化燃燒。這東西 成本低、結構簡單、結實耐用,但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 先出油再氣化。
在正常溫度和大氣壓下這個缺陷其實也不是那麼明顯,但等到溫度降低,那汽油流動性就會降低,于是化油器讓汽油「撞」成小珠子的難度也會增大。
汽油沒有充分的氣化,燃燒就會不完全,于是汽車的動力就會降低,甚至出現 排氣管冒黑煙的情況。
當然,熱車的原因和好處有很多,但發動機和汽油溫度低導致的化油器效率不高是主要原因。所以那個年代的老司機人人會熱車,等汽車發動機的溫度提升到最佳工作溫度時才會開動汽車。
但現在時代變了,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噴便取代了化油器這個人類用了100來年的「老家伙」。
總之,現在使用了電噴的汽車幾乎不會存在汽油和發動機因為溫度問題,導致汽油氣化不完全的情況了。
電噴高效、精準,還能控制汽油噴出量,除了 結構更復雜、價格更昂貴以及沒有化油器那麼耐用外,各方面性能都是碾壓化油器的。
而渦輪增壓屬于新技術,自然不會用古老的化油器,也就不需要因為溫度問題熱車了。
所以現在絕大多數司機都認為帶T的汽車不需要熱車,除非它上面用的是化油器。但帶T還用化油器,至少市場上是看不見這種車的。
不過也有老司機提出了相反的意見,認為帶T的車仍舊需要熱車,因為熱車不單單是為了讓車的發動機溫度提升到最佳狀態,還是為了 潤滑變速箱。
因為當車長時間不用的時候,變速箱內的潤滑油就會流到變速箱的底部。如此一來,變速箱內的齒輪組就無法得到良好的潤滑,強行使用會加快齒輪組的損耗。
很多司機將車停放很久,再次開動的時候會覺得車在換擋時很「生澀」,原因就在這里。通過熱車,讓變速箱內的潤滑油充分流動起來,重新覆蓋住齒輪組,這樣能 把齒輪組的磨損降到最低。
在這一點上,不管車是不是帶T都是一樣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出于這個目的的熱車不能原地熱車,因為車沒有移動時只有發動機會轉,所以潤滑變速箱齒輪組的熱車應該 慢慢開動汽車,然后逐步讓汽車各零部件活動起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