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汽車在MPV車型陣營中有著很多「傳說」,比如豐田埃爾法、日產貴士和本田的奧德賽,這些車似乎都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中,但現實中卻看不到有多少;這種現象不好分析,但從廣豐引進塞納合資生產後終于找到答案了,簡而言之就是不論銷量高低都要造出「熱銷假像」,哪怕是以加價售車的方式也要囤積居「奇」。
可是結果似乎並不理想,參考2021年MPV年度銷量排名吧。
別克GL8,170011台 傳祺M8,66397台 本田艾力紳,48270台
隨後才是本田奧德賽的43384台,不過這台車嚴格來說只屬于MPV中的「緊湊級」,與其同級的應當是傳祺M6或大通G50,M6的同期銷量為48158台,也就是說如果要綜合排名的話,中端陣營中的奧德賽排名非常低。至于前面討論的塞納則會更低,因其價格比奧德賽還高,但動力和配置水準都比較一般,似乎在各種炒作包裝中,日系MPV的表現並不理想。
不過2022年表現最差的日系MPV也許會是奧德賽,因為這台車有兩個「利空」;第一個是海外版奧德賽的停產,此車成為了「特供車」;第二個則是日媒爆料的本田全新MPV,這台車的尺寸是超過奧德賽的。
本田奧德賽的車身尺寸僅為4861*1820*1712,軸距2900mm,MPV車型的特點是普遍偏大,能稱之為「商務車」的選項一般都要超過5米長(阿爾法同樣不夠大);所以才說奧德賽屬于「緊湊級」,這台車的空間體驗並不理想,中排感受尚可、後排比較局促。其次奧德賽的懸架系統也比較尷尬,後懸架用的是標準很低的扭力梁,同時車輛的內飾設計用料與座椅標準也都不夠高,結果是這台車不夠資格作為商務通勤或接待用車。
那麼奧德賽也就只能面向C端市場了,可是作為家用MPV,這台車的性價比高不高,保護是否全面呢?
指導價23.58-28.58萬、以及福祉版34.08萬的版本,這幾個版本是連頭部氣簾都沒有的哦,只有29.98、32.88、35.48萬的版本才有這項配置;輔助駕駛系統全部沒有並線輔助,中低配只有普通倒車後視,由此可見奧德賽的安全配置不是那麼全面。
舒適配置只能用比較「慘」來評價,低配用織物座椅,其他版的皮革座椅最高標準只有前排座椅加熱,中配的副駕駛都不支持電動調節,第二排座椅從32.88萬的版本才有電動調節,最高標準也只是有座椅加熱,而且還不是高標準的航空座椅。空調系統只有至尊版才有空氣淨化裝置和負離子發生器,這是個什麼標準呢?
選擇奧德賽的初衷是什麼呢?無非是想省點油。奧德賽用的2.0L e:HEV E-CVT油電混合系統的耗油量確實不高,但空間也不夠大、動力也不夠強,重點是配置也不夠高;這台車的合理價值似乎不應該超過20萬,因為超過21萬的M8就有超越奧德賽旗艦版的配置,包括三門電動開關。而M8能夠熱銷的基礎不僅是理想的配置和設計,還有優秀的钜浪2.0T發動機,綜合水準是看齊別克GL8的。這兩台燃油車的油耗雖然高一些,但在中高端陣營中面對的用戶本就是更在意綜合質量而非配置的,所以奧德賽的定位有些偏差了;重點是奧德賽的綜合質量與指導價並不匹配,多出的所謂「品牌溢價」換來的又不過是個在海外市場定位低端的日系品牌,那麼這就又出現了「指導價-真實價值」的差價能加多少油的問題了。
綜上所述,奧德賽是一台沒有什麼競爭力可言的車,質量方面的表現也不夠理想,現在依靠合資品牌、日系商務車的余溫尚可穩定銷量,然而隨著「加價塞納」起底了一些東西後,奧德賽也許也要步其後塵了。至于艾力紳當然同樣要受到影響,因為現在的艾力紳無非是加大尺寸的奧德賽,設計沒有了老款的沉穩,在B端市場很難有找到生存空間;而現在日媒又說明了本田將要打造一台尺寸超過奧德賽的車,標準應當會與艾力紳相當,所以2022年的本田可能會在商務車陣營裡玩「大跳水」的遊戲。
這兩台車都不是理想的「商務車」,日系汽車的品牌溢價與其品牌似乎不太合理,實難看出這些品牌有什麼價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