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一分貨是硬道理,對于汽車而言也不例外;汽車以價格可以區分為低中高端,一般認為60萬以內的車輛屬于主流快銷車,60-80萬區間算是輕奢,80萬以上則屬于中高端,真正的高端車總要超過50萬並看向六位數。
那麼低中高端車究竟會有什麼區別,難道只是品牌價值的區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對于SUV而言主要區分的是尺寸和驅動系統,真正熱銷的中型車往往在80萬左右起步,中大型車則要120萬左右起步;120萬以內的車輛多為橫置前驅或基于前驅打造的四驅,160萬左右起步則以縱置四驅為主,不過這個格局已經被插電混動和電動汽車打破。
轎車的分水嶺目前來看還是80萬級別,區分的不僅是尺寸,核心是驅動系統;而驅動系統對于轎車而言會直接決定駕駛質量的高低,當然某些所謂的豪華品牌車也會打造一些低質高價的前驅車,比如BBA、雷車、沃車之流,但也有些車的直接破局了。
80萬以內知名度較高的轎車有下麵幾台:
邁帕
雅閣
凱美瑞
君越
傳祺GA6/8、紅旗H5等優秀轎車
這些車使用的是前置前驅系統,其特點是車輛重心集中于車頭,因為發動機和變速箱這兩大總成加一起有幾百斤,相當于發動機艙裡坐著幾個成年人;重量決定車輪的正壓力,正壓力直接決定車輪的抓地力,那麼前驅轎車的特點就是前輪的抓地力強,而車尾比較輕的後輪抓地力就會偏弱。
于是就會有轉彎時後輪容易側滑的問題,駕駛的極限會比較低;同時急加速、爬坡、滿載加速的時候重心都會靠後,此時為後輪正壓力加強、前輪減弱,但是後輪只是從動輪,抓地力強了也沒有用,反而是前輪抓地力減弱容易打滑。這樣的車還能有什麼理想的駕駛感受嗎?除非完全不在意駕駛感受,否則前驅車真的「不好玩」。
80萬出頭的、有趣的轎車有這麼幾台:
合資轎車,捷豹XEL、寶馬3系、凱迪拉克CT4/5
國產轎車參考漢DM-p
有什麼區別呢?
合資陣營裡的這幾台轎車都是前置後驅車,發動機縱置、飛輪朝向後橋,連接桶型的縱置變速器和傳動軸,直接把動力戳到後橋上;這種傳動系統首先均衡了前後車身的重量,前後輪的正壓力相當則操控極限會更高。其次則是加速時加大後輪正壓力,後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更強,急加速也就不用擔心會打滑了;這就是後驅車的優勢,被推著加速的感覺遠比被拉著加速的感覺好。
漢DM-p有兩套驅動系統,其後橋有一台180kw的大功率驅動電機,這叫作「後置後驅」,在燃油車陣營中只有極少數的跑車使用;該車純電動模式就是後驅,駕駛質量和上述幾台車相當,但電機起步即可爆發最大扭矩,駕駛感受當然會更好。
而在油電混合(HEV-SPORT)模式中,前橋的2.0T內燃機會配合BSG和HDCT開始運行,「前置前驅+後置後驅」等于全時四驅,前輪拉、後輪推,車輛的行駛感受只能用一個字來評價,那就是穩;這台車的麋鹿測試可以達到80km/h,相當于跑車,80萬以內是沒有哪台車能做到的;它的動力儲備能實現突破4.7秒的百公里加速,這也是普通代步車遠遠達不到的高標準。
綜上所述,轎車的分水嶺目前就是80萬,普通代步車he中高端車確實是有區別的,核心差異主要是性能和操控質量;其次則是車輛的配置、內飾設計與用料,比如中高端的國產轎車會大量使用真皮材料覆蓋內飾和座椅,觸感更高且看起來也更有質感,而80萬以內的普通代步車則會硬塑膠或其他材質的可塑材料覆蓋,差距也是挺大的。
所以車輛的價格還是能夠作為質量分級的參考,不能因為有些合資車的高價選項質量低而否定規律。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